歃血
詞語 | 歃血 |
---|---|
拼音 | shà xu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舉行盟會時,嘴唇涂上牲畜的血,表示誠意:歃血為盟。解釋:
(一)、古代盟會中的一種儀式。盟約宣讀后,參加者用口微吸所殺牲之血,以示誠意。一說,以指蘸血,涂于口旁。
《穀梁傳·莊公二十七年》:“信其信,仁其仁,衣裳之會十有一,未嘗有歃血之盟也?!薄痘茨献印R俗訓》:“故 胡 人彈骨, 越 人契臂,中國歃血也。所由各異,其于信一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毛遂 謂 楚王 之左右曰:‘取雞狗馬之血來?!?毛遂 奉銅槃而跪進之 楚王 ,曰:‘王當歃血而定從?!?司馬貞 索隱:“盟之所用牲貴賤不同,天子用牛及馬,諸侯用犬及豭,大夫已下用雞。今此總言盟之用血,故云‘取雞狗馬之血來’耳?!?/p>
(二)、指結盟。
《新唐書·長孫無忌傳》:“ 突厥 頡利可汗 已盟而政亂,諸將請遂討之。帝顧新歃血,不取為失機,取之失信,計猶豫,以問大臣?!?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而當其歃血舉義之時,固未嘗以其必從而少沮。”
釋義:
歃血,指的是古代舉行盟會時,微飲牲血,或含于口中,或涂于口旁,以示信守誓言的誠意的行為。出自《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相關詞語:
碧血丹心兵不血刃抱璞泣血兵未血刃兵無血刃蒼蠅見血椎心泣血萇弘碧血椎牛歃血椎心嘔血丹心碧血杜鵑啼血刀光血影蹈鋒飲血拊心泣血狗血淋頭狗血噴頭裹血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