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諭
詞語 | 面諭 |
---|---|
拼音 | miàn yù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當面給予訓示或下達命令。解釋:
(一)、當面訓示。
《舊唐書·張濬傳》:“既宣詔,軍士按兵默然, 濬 并召將佐集於鞠場面諭之。”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一:“ 呂好問 為右丞,特賜金帶。 高宗 面諭曰:‘此帶朕自視上方工為之。’蓋特恩也。”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史料一·咸豐季年三奸伏誅》:“一切罪狀,均經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面諭,議政王軍機大臣逐條開列。”
(二)、古代的一種公文程式。
《宋史·神宗紀二》:“乙卯,詔:‘諸傳宣、內批、面諭,事無法守,并從中書、樞密覆奏。’”
釋義:
1.當面訓示。 2.古代的一種公文程式。
造句:
1、陣法之詳已令憲面諭,今所圖止是一小陣,卿其從容析問,憲必一一有說。
2、王炎出發的時候,孝宗曾經面諭他在軍中物色得力人才,隨時保奏。
相關詞語:
笑面虎八面見光八面玲瓏八面威風八面瑩澈八面圓通八面張羅白面書生白首北面半面之交半面之舊北面稱臣本來面目表面文章別開生面八面駛風八面受敵白面儒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