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厥
詞語 | 痰厥 |
---|---|
拼音 | tán ju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中醫病癥名。指因痰盛氣閉而引起四肢厥冷,甚至昏厥的病癥。解釋:
(一)、中醫病癥名。指因痰盛氣閉而引起四肢厥冷,甚至昏厥的病癥。
宋 文天祥 《劉定伯墓志銘》:“詰旦報曰:君痰厥逝矣。”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邵女》:“妻聽踰刻,痰厥而踣,首觸扉作聲。”《紅樓夢》第九五回:“他説太醫院已經奏明痰厥,不能醫治。”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同時 曾皓 突然中了痰厥,癱在沙發近旁。”
釋義:
1.中醫病癥名。指因痰盛氣閉而引起四肢厥冷﹐甚至昏厥的病癥。
造句:
1、主治熱病神昏,中風痰厥,氣郁暴厥,中惡昏迷,血瘀經閉,痛經,積聚,心腹暴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疽惡瘡,喉痹,口瘡,牙疳。
2、用于熱病神昏、驚厥,中風痰厥,氣郁暴厥,中惡昏迷,胸痹心痛,目赤,口瘡,咽喉腫痛,耳道流膿。
相關詞語:
大放厥詞大肆厥辭大放厥辭克盡厥職若崩厥角繩厥祖武痰迷心竅貽厥孫謀允執厥中厥角稽首厥功至偉補厥掛漏詒厥孫謀半拉厥子食厥病熱痰嗽痰桶薄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