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汝
詞語 | 爾汝 |
---|---|
拼音 | ěr rǔ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彼此以爾和汝相稱,表示親昵,不分彼此其市井小人昔與敬亭爾汝者,從道旁私語:“此故吾儕同說書者也,今富貴若此。”——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解釋:
(一)、古代尊長對卑幼者的稱呼。引申為輕賤之稱。
《孟子·盡心下》:“人能充無受爾汝之實,無所往而不為義也。” 朱熹 集注:“蓋爾汝,人所輕賤之稱。” 焦循 正義:“爾汝為尊於卑,上於下之通稱,卑下者自安而受之,所謂實也……蓋假借爾汝為輕賤,受爾汝之實,即受輕賤之實。”《北史·儒林傳上·陳奇》:“﹝ 游雅 ﹞嘗眾辱 奇 ,或爾汝之,或指為小人。” 宋 蘇軾 《墨君堂記》:“凡人相與號呼者,貴之則曰公,賢之則曰君,自其下則爾汝之。”
(二)、彼此親昵的稱呼,表示不拘形跡,親密無間。
唐 韓愈 《聽潁師彈琴》詩:“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宋 葉適 《建康府教授惠君墓志銘》:“ 毗陵 惠端方 為 永嘉 丞,與民爾汝,求事情實而審寘其便處,不以妄與奪取快也。” 清 吳偉業 《畫蘭曲》:“記得妝成一見時,手撥簾帷便爾汝。”參見“爾汝交”。
釋義:
①古代尊長對卑幼者的稱呼。引申為輕蔑之稱:嘗眾辱奇(人名),或爾汝之,或指為小人。 ②彼此相稱,表示親昵:爾汝交|忘形到爾汝。
相關詞語:
不過爾爾不得不爾出爾反爾此疆爾界淡汝濃抹吊爾郎當爾虞我詐爾詐我虞爾汝之交國爾忘家公爾忘私渙爾冰開聊復爾耳聊復爾爾乃我困汝汝成人耶戚戚具爾汝南晨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