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寢
詞語(yǔ) | 焦寢 |
---|---|
拼音 | jiāo qǐ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晉 皇甫謐《高士傳·焦先》:“常結(jié)草為廬於 河 之湄……后野火燒其廬,先 因露寢,遭冬雪大至,先 袒臥不移,人以為死,就視如故,后百餘歲卒。”后因以指隱居的生活。解釋:
(一)、晉 皇甫謐 《高士傳·焦先》:“常結(jié)草為廬於 河 之湄……后野火燒其廬, 先 因露寢,遭冬雪大至, 先 袒臥不移,人以為死,就視如故,后百餘歲卒。”后因以指隱居的生活。
唐 李商隱 《殘雪》詩(shī):“ 焦 寢忻無(wú)患, 梁園 去有因。” 元 戴良 《次韻春雪禁體》:“臥廬正慕 焦 寢安,掃徑卻嗟 袁 路斷。”
釋義:
焦寢是一個(gè)漢語(yǔ)詞語(yǔ),讀音是jiāo qǐn,晉皇甫謐《高士傳·焦先》有記載。
相關(guān)詞語(yǔ):
按甲寢兵抱火寢薪抱表寢繩不知寢食唇焦舌敝唇焦口燥雕虎焦原廢寢忘食廢寢忘餐鬼爛神焦高枕安寢黃天焦日焦熬投石焦金爍石焦頭爛額焦心熱中近火先焦焦唇敝舌
詞語(y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