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
詞語 | 知方 |
---|---|
拼音 | zhī fā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知禮法。語本《論語·先進》:“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劉寶楠正義引鄭玄曰:“方,禮法也。”《后漢書·桓譚傳》:“天下知方,而獄無怨濫矣。”宋葉適《胡崇禮墓志銘》:“生而知方,學而蹈道,識當成身,豈限常報!”孫中山《大總統告海陸軍士文》:“凡此攻城克敵之豐功,皆吾將士有勇知方之表證。”(二)、謂知道正確的行為方向。
解釋:
(一)、知禮法。語本《論語·先進》:“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劉寶楠 正義引 鄭玄 曰:“方,禮法也。”《后漢書·桓譚傳》:“天下知方,而獄無怨濫矣。” 宋 葉適 《胡崇禮墓志銘》:“生而知方,學而蹈道,識當成身,豈限常報!” 孫中山 《大總統告海陸軍士文》:“凡此攻城克敵之豐功,皆吾將士有勇知方之表證。”
(二)、謂知道正確的行為方向。
《荀子·君道》:“尚賢使能,則民知方。” 王先謙 集解:“知方,皆知所向。”
釋義:
1.知禮法。語本《論語.先進》:"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劉寶楠正義引鄭玄曰:"方,禮法也。" 2.謂知道正確的行為方向。
造句:
1、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則圓,則必規矩。
2、教師應了解學生的認知方式及其特點并因勢利導,以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相關詞語:
安分知足八方呼應白首相知伯玉知非不得而知不劣方頭不識不知不知不覺不知丁董不知端倪不知凡幾不知甘苦不知高低不知好歹不知紀極不知進退不知就里不知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