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牓
詞語 | 碑牓 |
---|---|
拼音 | bēi bǎ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碑榜”。碑碣牌匾。亦指寫在碑碣或牌匾上的字或文章。《周書·藝術傳·趙文深》:“文深 少學楷隸……雅有 鐘 王 之則,筆勢可觀。當時碑牓,惟 文深 及 冀儁 而已。”《宣和書譜·米芾》:“方 芾 書時,寸紙數字,人爭售之,以為珍玩。至於請求碑榜,而戶外之屨常滿。”清 趙翼《醉時歌贈春農同年》:“貫穿經史羅百家,碑牓文章推巨手。”清 錢泳《履園叢話·總論》:“碑榜之書,與翰牘之書,是兩條路,本不相紊也。”解釋:
(一)、亦作“ 碑榜 ”。碑碣牌匾。亦指寫在碑碣或牌匾上的字或文章。
《周書·藝術傳·趙文深》:“ 文深 少學楷隸……雅有 鐘 王 之則,筆勢可觀。當時碑牓,惟 文深 及 冀儁 而已。”《宣和書譜·米芾》:“方 芾 書時,寸紙數字,人爭售之,以為珍玩。至於請求碑榜,而戶外之屨常滿。” 清 趙翼 《醉時歌贈春農同年》:“貫穿經史羅百家,碑牓文章推巨手。”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總論》:“碑榜之書,與翰牘之書,是兩條路,本不相紊也。”
釋義:
碑牓 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bēi bǎnɡ,是指碑碣牌匾。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