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士
詞語 | 廉士 |
---|---|
拼音 | lián sh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舊稱有節操、不茍取的人。解釋:
(一)、舊稱有節操、不茍取的人。
《孟子·滕文公下》:“ 陳仲子 豈不誠廉士哉?” 趙岐 注:“ 陳仲子 , 齊 一介之士,窮不茍求者。”《莊子·刻意》:“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舊唐書·許圉師傳》:“嘗有官吏犯贜事露, 圉師 不令推究,但賜清白詩以激之,犯者愧懼,遂改節為廉士。”《宋史·陳宓傳》:“大臣所用非親即故……貪吏靡不得志,廉士動招怨尤,此朝廷權柄有所分也。”
釋義:
廉士是漢語詞匯,拼音lián shì ,解釋為舊稱有節操、不茍取的人。
相關鏈接:士
相關詞語:
愛人好士傲賢慢士白衣秀士飽學之士博士買驢不櫛進士白屋之士椎牛饗士材士練兵大法小廉斗方名士斗酒學士達士通人砥厲廉隅砥礪廉隅砥廉峻隅端人正士法家拂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