搢撲
詞語(yǔ) | 搢撲 |
---|---|
拼音 | jìn pū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插撲于帶間。示以軍法警戒誓眾之意。撲,教刑之具。解釋:
(一)、插撲于帶間。示以軍法警戒誓眾之意。撲,教刑之具。
《呂氏春秋·季秋》:“司徒搢撲,北嚮以誓之。”《淮南子·時(shí)則訓(xùn)》作“搢樸”。 高誘 注:“搢,插也。樸,以教導(dǎo)也,插置帶間,贊相威儀也。司徒主眾教導(dǎo)之也。”《禮記·月令》:“﹝季秋之月﹞司徒搢撲,北面誓之。” 孫希旦 集解:“撲,所以罰犯令者。搢,搢於帶間也。”
釋義:
1.插撲于帶間。示以軍法警戒誓眾之意。撲,教刑之具。
相關(guān)詞語(yǔ):
燈蛾撲火顛撲不破顛撲不磨餓虎撲食餓虎撲羊飛蛾撲火撅天撲地閭閻撲地迷離撲朔撲殺此獠撲朔迷離撲地掀天撲天蓋地望風(fēng)撲影異香撲鼻直撲無(wú)華老虎頭上撲蒼蠅撲滿之?dāng)?/a>
詞語(y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