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渠
詞語 | 河渠 |
---|---|
拼音 | hé q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河和渠,泛指水道:河渠縱橫。興水利,開河渠。解釋:
(一)、河流與渠道。泛指水道。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序:“鳴禽躍魚,滌穢河渠,至祥也。” 唐 劉禹錫 《令狐相公示河中楊少尹贈答兼命繼聲》:“四面諸侯瞻節制,八方通貨溢河渠。”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國猷》:“若廣浚河渠,漕輓天下,可使大集,此建都之極選也。” 清 吳熾昌 《客窗閑話續集·某宮保》:“又開水田,通河渠,設橋梁。” 韋君宜 《犧牲者的自白》:“那一帶河渠密布如網。”
(二)、指記載河道和水利設施等事的書篇。
《史記》有《河渠書》, 宋 、 金 、 元 、 明 、 清 諸史書有《河渠志》。《宋史·河渠志一》:“素習河渠之書,深知疏導之策。”
釋義:
河流與渠道,泛指水道。河北省中南部寧晉縣城西部7.5公里有河渠鎮。面積68平方公里,轄33個村委會,人口6萬,耕地86000畝。初步形成了食品、塑料兩大行業和日光溫室、食用菌、奶牛養殖三大新興產業。
造句:
1、唐河倒虹吸是南水北調工程中的一座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
2、我看到河渠里水田旁邊有一只田雞.
相關詞語:
暴虎馮河表里山河不廢江河百二關河百二河山百二山河半壁河山半壁山河辨如懸河辨若懸河楚界漢河大好河山帶礪山河帶礪河山擔雪填河倒峽瀉河滴水成河馮河暴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