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霜
詞語 | 柿霜 |
---|---|
拼音 | shì shuā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柿子去皮晾干后,表面形成的白霜,味道很甜,可入藥。解釋:
(一)、亦作“柹霜”。柿餅曬干后,表面滲出的白霜。味甜,可入藥,治喉痛、咳嗽等。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二·柿》:“白柹即乾柹生霜者……今人謂之柹餅,亦曰柹花,其霜謂之柹霜。”《清史稿·德宗紀一》:“庚午,免 永濟 貢柿霜。”
釋義:
1.亦作"柹霜"。亦作"?霜"。 2.柿餅曬干后,表面滲出的白霜。味甜,可入藥,治喉痛﹑咳嗽等。
造句:
1、柿子食療:柿霜味甘、性涼,具有清熱、潤燥、止咳等功效;柿霜3克,溫開水沖服,每日3次,用于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愿健康。
2、柿霜及其形成與保持是優質曹州耿餅產品質量和生產技術控制的關鍵,也是影響其工業化生產和規模銷售的決定性因素。
相關詞語:
傲霜枝傲霜斗雪傲雪凌霜傲雪欺霜飽經風霜飽經霜雪春露秋霜戴霜履冰斗霜傲雪風刀霜劍飛霜六月風霜雨雪葛屨履霜含霜履雪鴻飛霜降鶴骨霜髯久經風霜積雪封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