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
詞語 | 文竹 |
---|---|
拼音 | wén zh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細,葉子鱗片狀,花小,白色,果實黑色。供觀賞。原生長非洲南部。解釋:
(一)、即斑竹。
漢 蔡邕 《筆賦》:“削文竹以為管,加漆絲之纏束。” 唐 元稹 《鶯鶯傳》:“兼亂絲一絢,文竹茶碾子一枚……淚痕在竹,愁緒縈絲,因物達情,永以為好耳。”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五:“珮玉綵絲文竹器,愿君一見知深意。”參見“ 斑竹 ”。
(二)、一種可供盆栽觀賞,或為瓶花襯葉的多年生竹。莖細弱,枝纖細呈葉狀水平開展。花小白色。漿果球形,黑色。也稱云片竹。
金明 《文竹冬春分枝好》:“在自己的居室里,放置一盆幽雅的文竹,能給您增添生活的情趣。”
釋義:
1.即斑竹。 2.一種可供盆栽觀賞﹐或為瓶花襯葉的多年生竹。莖細弱﹐枝纖細呈葉狀水平開展。花小白色。漿果球形﹐黑色。也稱云片竹。
造句:
1、 文竹的每根細莖上長的不是一片一片的葉子,而是許許多多纖細的小刺,就像一根根絨乎乎的兔毛,只不過它是蒼翠碧綠的。
2、 文竹:在戶外使用時做為觀賞用的植物,因此絕對不是一個能放在隔板頂上的東西。
相關詞語:
敲竹杠哀絲豪竹百代文宗表面文章博文約禮不立文字不文不武班馬文章半文半白半文不白秉文兼武秉文經武不名一文不直一文才兼文武成竹在胸粗通文墨翠竹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