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
詞語 | 土星 |
---|---|
拼音 | tǔ xī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稱鎮星、填星。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繞太陽一周的時間是2(九)、46年。以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計是第六顆。它有23顆衛星,周圍有光環。解釋:
(一)、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我國古代又稱之為“鎮星”。按距離太陽的次序計為第六顆;按體積計比木星略小,是第二大行星。其公轉周期為29.46年,自轉周期為10時14分。表面最高溫度約為-150°C。有一個光環和十個衛星。
(二)、北斗星的第一星。
《星經·北斗》:“北斗星謂之七政……第一名天樞,為土星,主陽德,亦曰政星也。”
釋義:
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離太陽的次序計為第六顆行星。與太陽平均距離1427億千米。直徑12萬千米,平均密度07克/厘米3,質量5688×1029克。公轉周期2946年,自轉周期10小時14分。表面有濃厚的大氣,最高溫度約-150°c。上空常有比地球強烈數萬倍的閃電。有磁場、輻射帶、美麗的光環和二十三顆衛星。
造句:
1、 “土星5號”火箭像巨人一樣昂首挺立著,尖端直指藍天,高達一百多米。
2、 有人預言:總有一天地球也要像土星一樣有一個光圈,那將完全由空間建筑工人粗心拋開的螺栓、扣閂乃至工具構成的。
相關詞語:
一掊土安土重遷安土樂業安土重舊安土重居半截入土不服水土北辰星拱本鄉本土炳如日星炳若日星不便水土簸土揚沙擘兩分星不習地土不習水土不習水土燦若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