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秉
詞語 | 五秉 |
---|---|
拼音 | wǔ bǐ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論語·雍也》:“子華 使於 齊,冉子 為其母請粟。解釋:
(一)、《論語·雍也》:“ 子華 使於 齊 , 冉子 為其母請粟。
子 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 冉子 與之粟五秉。” 楊伯峻 注:“五秉則是八十斛…… 周 秦 的八十斛合今天的十六石。”后借指賑窮濟急之糧。《梁書·處士傳·諸葛璩》:“ 陳郡 謝朓 為 東海 太守,教曰:‘……聞事親有啜菽之窶,就養寡藜蒸之給,豈得獨享萬鐘,而忘茲五秉。可餉穀百斛。’”
釋義:
1.《論語.雍也》:"子華使于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楊伯峻注:"五秉則是八十斛……周秦的八十斛合今天的十六石。"后借指賑窮濟急之糧。
相關詞語:
五里霧挨三頂五捱三頂五拔十得五秉筆直書秉公辦理秉公無私秉要執本秉燭待旦秉燭夜游拔十失五秉公滅私秉公任直秉節持重秉鈞持軸秉鈞當軸秉文兼武秉文經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