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持
詞語 | 自持 |
---|---|
拼音 | zì ch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自我克制和把持不能自持解釋:
(一)、自我克制。
《史記·儒林列傳》:“ 寬 為人溫良,有廉智,自持,而善著書。” 唐 元稹 《鶯鶯傳》:“非禮之動,能不愧心。特愿以禮自持,毋及于亂。”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后德》:“今上皇后 弘吉剌氏 ……性節儉,不妬忌,動以禮法自持。” 巴金 《滅亡》第十四章:“但他終于能夠自持,不曾把愛情向 李靜淑 表白出來。”
(二)、自守;自固。
《商君書·農戰》:“國不晨,則與諸侯爭權,不能自持也。”《漢書·劉歆傳》:“ 歆 數以難 向 , 向 不能非間也,然猶自持其《穀梁》義。” 晉 羊祜 《請伐吳疏》:“ 吳 緣 江 為國,無有內外,東西數千里,以藩籬自持,所敵者大,無有寧息。” 明 余繼登 《典故紀聞》卷四:“每旦,星存而出,日入而休,慮患防危,如履淵氷,茍非有疾,不敢怠惰,以此自持,猶恐不及。”
(三)、謂自己掌握或處理。
《新五代史·吳世家·楊隆演傳》:“ 宋氏 之專政也, 隆演 幼懦,不能自持,而 知訓 尤凌侮之。” 宋 秦觀 《清和先生傳》:“然先生遇事多不自持,以待人斟酌而后行。” 宋 文天祥 《指南錄·<則堂>詩序》:“ 吳丞相 堅 ,號老儒,不能自持,一切惟 賈餘慶 之命。”
(四)、自己維持;自己堅持。
《漢書·公孫弘傳》:“今事少間,君其存精神,止念慮,輔助醫藥以自持。” 唐 皮日休 《鹿門夏日》詩:“身外所勞者,飲食須自持,何如便絶粒,直使身無為。” 宋 陸游 《費夫人墓志銘》:“雖有疾,強自持不怠,至疾平,太夫人或終不知。”
釋義:
自持,①自我克制。②自守;自固。③謂自己④自己維持;自己堅持。掌握或處理。⑤心存信念,對自己的約束。
相關詞語:
安閑自得安閑自在按行自抑昂然自得傲睨自若昂昂自若昂然自若遨翔自得跋扈自恣把持不定把素持齋悲不自勝閉關自守敝帚自珍不打自招不攻自破不能自拔不能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