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畿
詞語 | 蠻畿 |
---|---|
拼音 | mán jī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蠻圻”。古代九畿之一。又稱蠻服。解釋:
(一)、亦作“ 蠻圻 ”。古代九畿之一。又稱蠻服。
《周禮·夏官·大司馬》:“方千里曰國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衛(wèi)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畿?!?鄭玄 注:“畿猶限也,自王城以外五千里為界,有分限者九。” 賈公彥 疏:“蠻者,縻也。以近夷狄,縻繫之政教……自此以外,是夷狄之諸侯?!薄秶Z·周語上》“蠻夷要服” 三國 吳 韋昭 注:“蠻,蠻圻。夷,夷圻也?!吨芏Y》衛(wèi)圻之外曰蠻圻,去王城三千五百里,九州之界也。”參見“ 九畿 ”、“ 蠻服 ”。
釋義:
出自古漢語,古代九畿之一。
相關(guān)詞語:
楚管蠻弦觸斗蠻爭橫蠻無理胡攪蠻纏龍荒蠻甸蠻不講理蠻觸相爭蠻橫無理蠻來生作蠻煙瘴雨蠻煙瘴霧南蠻鴂舌南蠻鴃舌瘴雨蠻煙蠻風(fēng)瘴雨蠻不在乎蠻云蜑雨瘴雨蠻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