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誥
詞語 | 制誥 |
---|---|
拼音 | zhì gà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皇帝的詔令。(二)、指承命草擬詔令。
解釋:
(一)、皇帝的詔令。
唐 元稹 《制造序》:“制誥本於《書》,《書》之誥命、訓誓,皆一時之約束也。”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明代制誥用沉體》:“故今朝廷制誥,猶用 沉 體云。”
(二)、指承命草擬詔令。
清 葉廷琯 《吹網錄·劫灰錄補注跋并撰人辨》:“ 嚴起恒 稱其有制誥才。”
釋義:
制誥,漢語詞匯,zhì ɡào,釋義皇帝的詔令。
造句:
1、 當時,凡內廷制誥、宮殿碑額,大都出于他的手筆.
2、 在他任知制誥期間,有一個朋友叫陳繹,當時任集賢校理,陳繹為政論事,不避*貴,專抑豪強。
相關詞語:
出奇制勝粗制濫造操刀制錦寸轄制輪典謨訓誥革命創制詭形奇制鴻篇巨制后發制人鴻篇鉅制錦囊佳制克敵制勝料敵制勝量枘制鑿犬牙相制權時制宜如法炮制柔能制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