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使
詞語 | 主使 |
---|---|
拼音 | zhǔ shǐ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出主意使別人去做壞事;指使:受人主使。解釋:
(一)、古代對使者的稱呼。
《史記·韓世家》:“ 陳筮 見 穰侯 。 穰侯 曰:‘事急乎?故使公來。’ 陳筮 曰:‘未急也。’ 穰侯 怒曰:‘是可以為公之主使乎?’”
(二)、主謀指使。
明 李贄 《與楊定見書》:“不然或生他變,而令 侗老 坐受主使之名。” 孫中山 《要靠黨員成功不專靠軍隊成功》:“我回 上海 時,見得 宋教仁 之被殺,完全出于 袁世凱 之主使。” 楊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章:“我哪里知道誰的主使呢?”
(三)、指主謀指使的人。
《說岳全傳》第二五回:“臣( 李綱 )聞 岳飛 武職之官,潛進京師,欲害我主,必有主使。” 許杰 《改嫁》:“實在的主使,乃是她的姑娘。”《清律例》稱造意首惡者為主使。
(四)、指自然現(xiàn)象和人事變化相互間主動與被動的關(guān)系。
三國 魏 阮籍 《通易論》:“乖離既解,緩以為失。損益有時,察以主使。”
釋義:
主使,zhǔshǐ,意思是主謀指使。
造句:
1、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於法之外,不為惠於法之內(nèi),動無非法。
2、民主使每個人成為自己的主宰。
相關(guān)詞語:
東道主北道主人不由自主不主故常閉關(guān)自主不辱使命倉卒主人插科使砌乘勢使氣趁風使柁出奴入主打狗看主盜憎主人地主之誼獨立自主當家作主盜怨主人地主之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