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佬
詞語 | 赤佬 |
---|---|
拼音 | chì lǎ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見“ 赤老 ”。解釋:
(一)、見“ 赤老 ”。
釋義:
赤佬,吳語詞匯,蘇州等地區出現頻率較高。蘇州話讀作tsheh lau、 無錫話讀作:tshah lau,貶義詞。“赤佬”原本對明朝軍隊中士兵(兵戶)的稱呼(貶義)。漢語中“赤”指紅色的意思,“佬”一般在南方方言中是指社會地位不高的男性。“赤佬”即穿紅色衣服的男人。明朝屬火德、尚紅色,所以士兵的衣服是都是紅色。明代采用衛所,兵戶半兵半農,打仗時一個軍戶出一個兵,和平時期當農民,并且是世襲的身份不可轉換的。因此當兵這種職業倍受蔑視,被認為社會地位及其低下而且世代沒有前途。
造句:
1、十多年前,“小赤佬”或許還是“小赤佬”,但電競肯定不是電競,國家隊更是沒影的事兒。
2、我們與**發生戰爭,美國赤佬敢出來幫腔,就對它說:如果美國愿意與中國同歸于盡,盡管放馬過來。
相關詞語:
白眉赤眼白兔赤烏白魚赤烏赤壁鏖兵赤膊上陣赤誠相待赤膽忠心赤地千里赤口毒舌赤繩系足赤貧如洗赤身露體赤舌燒城赤手空拳赤縣神州赤心報國赤心相待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