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
詞語 | 河姆渡文化 |
---|---|
拼音 | hé mǔ dù wén huà |
字數 | 5字詞語 |
形式 | 無 |
意思:
我國新石器時代的一種文化,因最早發現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而得名。遺址中有保存完好的栽培稻、木建筑等遺存,是和黃河流域仰韶文化不同的文化類型。解釋:
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一種文化。1973年首先發現于浙江余姚縣河姆渡村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浙江寧紹平原東部。約在公元前4800-前3400年間。使用石、骨、木、蚌、陶質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人工植稻,飼養豬、狗、水牛和羊。木構技術相當成熟,開始用生漆。
造句:
1、余姚市恒通網絡設備有限公司位于有七千年河姆渡文化的余姚市內。
2、浙博藏品豐富,文化內涵耐人咀嚼,其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青瓷文化及明清書畫藏品在國內獨具特色,館內還有各種收藏復制品出售,旅游內涵非常豐富。
相關詞語:
暗渡陳倉百代文宗暴虎馮河變化多端變化莫測變化無常變化無窮表里山河表面文章博文約禮不廢江河不立文字不文不武百二關河百二河山百二山河敗化傷風敗俗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