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色
詞語 | 成色 |
---|---|
拼音 | chéng s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金幣銀幣或金銀條塊、首飾器物等所含純金、純銀的量。(二)、泛指質量:這塊料子的成色很好。
解釋:
(一)、金屬貨幣或器物中所含的金屬純度。
《大明律·附例七》:“凡收受諸色課程變賣物貨,起解金銀,須要足色。如成色不及分數,提調官吏人匠,各笞四十。” 鄭觀應 《盛世危言·鑄銀》:“時價雖有長落,成色毫無添補。”
(二)、泛指質量。
《紅樓夢》第七七回:“因思跟 賈政 出門,便不肯拿出十分出色的新鮮衣服來,只揀那三等成色的來。” 楊朔 《荔枝蜜》:“荔枝蜜的特點是成色純,養分大。”
(三)、猶體統。
《金瓶梅詞話》第五五回:“説也有,笑也有,狂的通沒些成色。”
釋義:
成色,指金銀塊或錢幣中所含純金或純銀的比例,通常以每一千份中所占的份數來表示;泛指質量。語出《大明律·附例七》:“凡收受諸色課程變賣物貨,起解金銀,須要足色。如成色不及分數,提調官吏人匠,各笞四十。”
造句:
1、三千世界銀成色,十二樓臺玉作層。
2、這塊玉有點破損,但成色上好,瑕不遮瑜,應該能買一個好價錢。
相關詞語:
不成器清一色黯然失色黯然無色百煉成鋼蚌病成珠變色易容變色之言波瀾老成勃然變色不成三瓦不成體統不動聲色不露聲色白色恐怖白手成家百巧成窮百忍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