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城
詞語 | 牙城 |
---|---|
拼音 | yá ché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古時軍隊中主將居住的內衙的衛城。(二)、李進誠攻牙城。
解釋:
(一)、軍中主帥或主將所居的城。以例當建牙旗,故稱。
《資治通鑒·后梁太祖開平元年》:“ 渥 父 行密 之世,有親軍數千營於牙城之內。” 胡三省 注引《蜀注》:“古者軍行有牙,尊者所在。后人因以所治為衙,曰牙城,即衙城也。” 元 王惲 《澤潞即事雜詩》之七:“角聲催日上牙城,白羽風清坐閲兵。”
(二)、 唐 代衛護節度使住宅的內城。
《資治通鑒·唐憲宗元和十四年》:“比至,子城已洞開,惟牙城拒守,尋縱火斧其門而入。” 胡三省 注:“凡大城謂之羅城,小城謂之子城。又有第三重城以衛節度使居宅,謂之牙城。”
釋義:
1.軍中主帥或主將所居的城。以例當建牙旗,故稱。 2.唐代衛護節度使住宅的內城。
相關詞語:
空城計聱牙佶屈聱牙戟口聱牙詰曲聱牙詰屈北門南牙背城借一背城一戰兵臨城下百城之富撥嘴撩牙城北徐公城狐社鼠城下之盟齒牙春色齒牙余論赤舌燒城成城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