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遲
詞語(yǔ) | 威遲 |
---|---|
拼音 | wēi chí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曲折綿延貌。解釋?zhuān)?/h2>
(一)、曲折綿延貌。
南朝 宋 顏延之 《北使洛》詩(shī):“隱憫徒御悲,威遲良馬煩。” 唐 王維 《祭兵部房郎中文》:“ 玉關(guān) 之下,素車(chē)威遲。” 唐 杜甫 《鐵堂峽》詩(shī):“威遲哀壑底,徒旅慘不悅。” 清 錢(qián)謙益 《十一月初六日感恩述事》詩(shī)之十六:“禁漏威遲殘客舍,朝衣顛倒覆家兒。”
釋義:
1.曲折綿延貌。
相關(guān)詞語(yǔ):
下馬威八面威風(fēng)必里遲離并威偶勢(shì)草木知威遲暮之年遲疑顧望遲疑觀望遲疑未決遲遲吾行遲徊不決遲徊觀望遲回觀望遲眉鈍眼遲日曠久遲疑不定遲疑不斷遲疑不決
詞語(yǔ)形式
熱門(mén)屬性詞語(y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