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跡
詞語 | 疊跡 |
---|---|
拼音 | dié j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形容眾多。(二)、形容急速奔走。
(三)、形容頻繁往來進出。
解釋:
(一)、形容眾多。
《文選·左思<吳都賦>》:“躍馬疊跡,朱輪累轍。” 李周翰 注:“疊跡累轍,言其眾多也。”《文選·江淹<恨賦>》:“若迺騎疊跡,車屯軌,黃塵帀地,歌吹四起。” 李善 注:“此言榮貴之子車騎之多也。”《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彯組 云臺 者摩肩,趨走丹墀者疊跡。” 劉良 注:“摩肩疊跡,言其多也。”
(二)、形容急速奔走。
唐 李白 《明堂賦》:“延五更,進百辟,奉珪瓚,獻琛帛。顒昂俯僂,儼容疊跡。” 王琦 注:“疊跡者,狀其駿奔在廟。”
(三)、形容頻繁往來進出。
清 鈕琇 《觚賸·兩大文章》:“皇朝摛華之彥,疊跡蘭臺;捍圉之才,蜚英鱗甸。”
相關詞語:
挨肩疊背比肩迭跡比肩疊跡比肩疊踵比肩接跡閉門掃跡避跡藏時避跡違心避影斂跡不拘形跡藏蹤躡跡層見疊出層巒疊嶂鏟跡銷聲重巒疊嶂重巖疊障竄端匿跡層出疊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