篛竹
詞語 | 篛竹 |
---|---|
拼音 | ruò zhú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嫩竹。指開始褪殼的竹。(二)、竹名。即箬竹。
解釋:
(一)、嫩竹。指開始褪殼的竹。
《書·顧命》“筍席” 孔 傳:“筍,篛竹。” 孔穎達(dá) 疏:“《釋草》云:‘筍,竹萌。’ 孫炎 曰:‘竹初萌生謂之筍。’此筍為篛竹,取筍竹之皮以為席也。” 宋 贊寧 《筍譜》:“《尚書》孔傳:‘筍,篛竹。’詳 孔 之説,篛竹,白篛也,白篛之類 越 多……今 孔安國 曰‘篛竹’--為筍已過,為竹未勁,故謂為篛竹也。”
(二)、竹名。即箬竹。
元 李衎 《竹譜詳錄·箬竹》:“箬竹,又名篛竹。出 江 浙 及 閩 廣 ,處處有之。”參見“ 箬竹 ”。
相關(guān)詞語:
敲竹杠哀絲豪竹成竹在胸翠竹黃花尺竹伍符吹竹彈絲垂名竹帛刀過竹解調(diào)弦品竹東南竹箭豪竹哀絲金石絲竹急竹繁絲鳩車竹馬柳門竹巷茂林修竹名垂竹帛芒鞋竹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