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都
詞語 | 鄴都 |
---|---|
拼音 | yè dōu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都邑名。故址在今河北臨漳西南。春秋時齊桓公始筑,戰(zhàn)國時魏文侯曾奠都此地。漢代后為魏郡治所。建安十八年(213)曹操為魏王,定都于此。曹丕代漢遷都洛陽,鄴都為五都之一。北朝的北齊也曾于此定都。自曹操至北齊,此地長期是中原地區(qū)最繁榮富庶的都會之一。解釋:
(一)、指 鄴城 。因曾作都城,故名。
漢 王粲 《從軍詩》之四:“朝發(fā) 鄴都 橋,暮濟 白馬津 ?!?晉 陸云 《歲暮賦》序:“ 永寧 二年春,忝寵北郡,其夏又轉(zhuǎn)大將軍右司馬於 鄴都 ?!?唐 羅隱 《寄酬鄴王羅令公》詩之三:“ 湘 浦煙波無舊跡, 鄴都 蘭菊有遺風(fēng)?!?/p>
釋義:
1.指鄴城。因曾作都城,故名。
相關(guān)詞語:
長鳴都尉都頭異姓都俞吁咈都中紙貴過都?xì)v塊鴻都買第冥漠之都清都絳闕清都紫府清都紫微三徙成都通都大邑通都大埠通都巨邑通邑大都吁咈都俞研京練都鄴架之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