禊堂
詞語(yǔ) | 禊堂 |
---|---|
拼音 | xì tá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修禊事之堂。解釋:
(一)、修禊事之堂。
《晉書·禮志下》:“《漢儀》:‘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於東流水上,洗濯拔除去宿垢。’…… 懷帝 亦會(huì) 天泉池 ,賦詩(shī)。 陸機(jī) 云:‘ 天泉池 南石溝引御溝水,池西積石為禊堂。’” 唐 沉佺期 《三日梨園侍宴》詩(shī):“九重馳道出,三巳禊堂開(kāi)。”
釋義:
禊堂是漢語(yǔ)詞匯,拼音為xì táng ,出自《晉書·禮志下》。
相關(guān)詞語(yǔ):
一言堂處堂燕雀池魚堂燕處堂燕鵲打退堂鼓登堂入室對(duì)簿公堂大雅之堂殿堂樓閣對(duì)薄公堂富麗堂皇負(fù)薪構(gòu)堂冠冕堂皇高堂大廈哄堂大笑歡聚一堂薈萃一堂轟堂大笑
詞語(y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