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棰
詞語 | 尺棰 |
---|---|
拼音 | chǐ chu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尺捶”。(二)、常以喻短少。
(三)、尺箠:(一)、短鞭。
(四)、謂嚴刑峻罰。
(五)、比喻御事的權力。
(六)、喻少數兵力。
解釋:
(一)、亦作“ 尺捶 ”。
1.一尺之棰。棰,木杖。語本《莊子·天下》:“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文選·江淹<雜體詩·效張綽《雜述》>》:“靜觀尺棰義,理足未嘗少。” 呂延濟 注:“棰,杖也……一尺之杖,無有窮時,故理足不少。”
(二)、常以喻短少。
南朝 梁 沉約 《細言應令》詩:“開館尺棰餘,筑室微塵里。” 清 姚鼐 《送張橿亭少詹為晉陽書院山長》詩:“吾生如尺捶,焉勝日取半。”
(三)、尺箠:1.短鞭。
宋 蘇軾 《兩橋·西新橋》詩:“岌岌類鞭石,山川非 會稽 ……蕭然無尺箠,欲構飛空梯。”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司道·布按二司官》:“今則導以尺箠策馬帶眼紗,與京師幕寮無異矣。”
(四)、謂嚴刑峻罰。
明 高攀龍 《<嵩臺集>后序》:“故民之于公,必有肅然而不敢犯之心。此肅然而不敢犯之心,豈得之尺箠間哉?”
(五)、比喻御事的權力。
宋 蘇軾 《送周朝議守漢州》詩:“莫輕 龔遂 老,君王付尺箠。”
(六)、喻少數兵力。
宋 陳亮 《酌古論·桑維翰》:“茍能順其勢,雖尺箠可以夷之,而況 靈武 之眾乎!”
釋義:
1.亦作"尺捶"。 2.一尺之棰。棰,木杖。語本《莊子.天下》:"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3.常以喻短少。
相關詞語:
昂藏七尺百尺竿頭百尺無枝尺布斗粟尺椽片瓦尺寸可取尺寸之地尺寸之功尺短寸長尺幅千里尺蠖求伸尺樹寸泓尺水丈波尺澤之鯢垂涎三尺寸地尺天寸進尺退寸男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