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疏
詞語 | 義疏 |
---|---|
拼音 | yì sh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疏解經義的書。其名源于 六朝 佛家解釋佛典。后泛指補充和解釋舊注的疏證。如 南朝 梁 皇侃 的《論語義疏》、 清 郝懿行 的《爾雅義疏》等。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俗間儒士,不涉羣書,經緯之外,義疏而已。” 清 孫詒讓 《劉恭甫墓表》:“羣經義疏之學,莫盛於 六朝 , 皇 、 熊 、 沉 、 劉 之倫,著録繁伙。”解釋:
(一)、疏解經義的書。其名源于 六朝 佛家解釋佛典。后泛指補充和解釋舊注的疏證。如 南朝 梁 皇侃 的《論語義疏》、 清 郝懿行 的《爾雅義疏》等。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俗間儒士,不涉羣書,經緯之外,義疏而已。” 清 孫詒讓 《劉恭甫墓表》:“羣經義疏之學,莫盛於 六朝 , 皇 、 熊 、 沉 、 劉 之倫,著録繁伙。”
釋義:
1.疏解經義的書。其名源于六朝佛家解釋佛典。后泛指補充和解釋舊注的疏證。如南朝梁皇侃的《論語義疏》﹑清郝懿行的《爾雅義疏》等。
造句:
1、梁山好漢喜歡仗義疏財。
2、亦且仗義疏財,偷來的東西,隨手散與貧窮負極之人。
相關詞語:
暗香疏影背恩忘義背信棄義不義之財百密一疏背恩負義背恩棄義背義負恩背義負信背義忘恩弊衣疏食薄情無義不仁不義才疏學淺才疏意廣才疏志大成仁取義辭嚴義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