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端
詞語 | 大端 |
---|---|
拼音 | dà duā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主要的部分;重要的端緒;大概故稱惡者,心之大端也。——《禮記·禮運》今略舉大端,以喻吏民。——《后漢書·隗囂傳》解釋:
(一)、主要的端緒。
《禮記·禮運》:“故欲惡者,心之大端也。” 孔穎達 疏:“端謂頭緒。” 毛澤東 《論持久戰》三五:“依目前條件來看,戰爭趨勢中的某些大端是可以指出的。”
(二)、謂事情的主要方面。
《后漢書·隗囂傳》:“ 新都侯 王莽 ,慢侮天地、悖道逆理……今略舉大端,以喻吏民。” 唐 白居易 《三教論衡》:“略録大端,不可具載。” 梁啟超 《中國積弱溯源記》第二節:“以上六者,僅舉大端,自餘惡風,更僕難盡。”
(三)、本原。
唐 陳子昂 《諫政理書》:“元氣,天地之始,萬物之祖,王政之大端也。”
(四)、大抵,大約。
《西游記》第三五回:“那怪雖也能騰云駕霧,不過是些法術,大端是凡胎未脫,到於寳貝里就化了。”《中國歌謠資料·小曲》:“河那邊一只鳳,我怎么叫他不應?大端是我親人少緣分。”
釋義:
大端,指主要的部分;重要的端緒;大概。語出《禮記·禮運》:“故欲惡者,心之大端也。” 孔穎達 疏:“端謂頭緒。”
造句:
1、 修已之大端,不過爾爾。
2、 我們要提高教學質量,其犖犖大端,不外乎整頓教學秩序,強化師資力量。
相關詞語:
百端待舉百年大計抱頭大哭筆大如椽變化多端彪形大漢勃然大怒博大精深不可端倪不識大體不知端倪百端交集百年大業百事大吉鼻端出火鼻端生火不顧大局不登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