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名
詞語 | 糊名 |
---|---|
拼音 | hū mí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科舉考試中防止舞弊的措施之一。凡試卷均糊其姓名,使試官難于徇私作弊。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下:“ 武后 以吏部選人多不實,乃令試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判之糊名,自此始也。” 宋 王安石 《送陳諤》詩:“有司昔者患不公,糊名謄書今故密。” 清 顧炎武 《日知錄·糊名》:“國家設科之意,本以求才,今之立法,則專以防姦為主,如彌封謄録一切之制是也。”解釋:
1.科舉考試中防止舞弊的措施之一。凡試卷均糊其姓名,使試官難于徇私作弊。
相關詞語:
按名責實榜上無名變名易姓不可名狀不名一錢不務空名必也正名兵出無名不名一格不名一文馳名中外臭名遠揚臭名昭著垂名青史藏之名山藏諸名山策名就列策名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