眇視
詞語 | 眇視 |
---|---|
拼音 | miǎo sh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偏盲,用一只眼看。語本《易·履》:“眇能視。”宋晁補之《夢覿賦》:“惟一盲而兩默兮,與目蓱為何禨;豈眇視不足與明兮,蓱非寄而終離。”(二)、遠望;瞇著眼看。
(三)、輕視,小看。
(四)、眇眡:仔細觀看。
解釋:
(一)、偏盲,用一只眼看。語本《易·履》:“眇能視。” 宋 晁補之 《夢覿賦》:“惟一盲而兩默兮,與目蓱為何禨;豈眇視不足與明兮,蓱非寄而終離。”
(二)、遠望;瞇著眼看。
《楚辭·招魂》:“娭光眇視,目曾波些。” 王逸 注:“眇,眺也。”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金山觀月》詞:“潄冰濯雪,眇視萬里一毫端。”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邵廷銓》:“ 廷銓 心為之蕩,趨而鞠之,女娭光眇視,羞澀不支。”
(三)、輕視,小看。
元 關漢卿 《裴度還帶》第二折:“此人見小生身上藍縷,故云如此,特地眇視小生。”《水滸傳》第六九回:“ 董平 那廝無禮,好生眇視大寨。”
(四)、眇眡:仔細觀看。
唐 劉禹錫 《砥石賦》序:“遡陽眇眡,傅刃蒙脊,鱗然如痏痂。”
釋義:
1.仔細觀看。
相關詞語:
側目而視長生久視瞠目而視鴟視虎顧鴟視狼顧等閑視之耳視目聽耳視目食反聽內視反聽收視返觀內視返視內照鳳嘆虎視高視闊步高步闊視高顧遐視虎視眈眈混淆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