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
詞語 | 四史 |
---|---|
拼音 | sì sh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也叫前四史。二十四史中前四部,即《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的合稱。解釋:
(一)、相傳為 黃帝 的四個史官: 沮誦 、 倉頡 、 隸首 、 孔甲 。
晉 王嘉 《拾遺記·黃帝》:“置四史,以主圖籍。” 宋 王應麟 《小學紺珠·名臣·四史》:“ 沮誦 、 蒼頡 、 隸首 、 孔甲 , 黃帝 四史官。”
(二)、《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的合稱。
清 王鳴盛 《十七史商榷·三國志四·三史》:“直至 唐 宋 以來,學者恆言,乃皆曰‘五經’‘三史’,則專指 馬 班 范 矣。愚竊以為宜更益以 陳壽 ,稱‘四史’,以配‘五經’,良可無愧。其餘各史,皆出其下。”
釋義:
1.相傳為黃帝的四個史官:沮誦﹑倉頡﹑隸首﹑孔甲。 2.《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的合稱。
相關詞語:
捱三頂四巴三覽四稗官野史不三不四八萬四千巴三攬四半三不四臂有四肘差三錯四垂名青史楚歌四合楚歌四面楚歌四起重三迭四重三疊四倒三顛四低三下四顛三倒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