踧踖
詞語 | 踧踖 |
---|---|
拼音 | cù jí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恭敬而局促不安的樣子。解釋:
(一)、恭敬而不安的樣子。
《論語·鄉(xiāng)黨》:“君在,踧踖如也。”《后漢書·東平憲王蒼傳》:“臣惶怖戰(zhàn)慄,誠不自安,每會見,踧踖無所措置。” 冰心 《冬兒姑娘·我們太太的客廳》:“ 陶先生 仍舊踧踖的含糊的答應(yīng)了一聲。”
(二)、徘徊不進(jìn)貌。
宋 司馬光 《上皇太后疏》:“彷徨而不自安,踧踖而不敢進(jìn)。” 清 陳允衡 《江上寄答》詩:“懷刺賓在堂,將前還踧踖。”
釋義:
1、恭敬不安,意謂恭敬而不自然的樣子。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形容坐立不安2、徘徊不進(jìn)貌。
相關(guān)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