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誦
詞語 | 拾誦 |
---|---|
拼音 | shí sò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猶習誦。《鹖冠子·學問》:“圣人學問服師也,亦有終始乎?抑其拾誦記辭闔棺而止乎?”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詩教下》:“后世百家雜藝,亦用賦體為拾誦,蓋與歌訣同出六藝之外矣。”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朱笠亭說詩》:“故惟 歸愚先生 此書,最易拾誦。此書外,更取 阮亭 《古詩選》玩習。”解釋:
(一)、猶習誦。
《鹖冠子·學問》:“圣人學問服師也,亦有終始乎?抑其拾誦記辭闔棺而止乎?”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詩教下》:“后世百家雜藝,亦用賦體為拾誦,蓋與歌訣同出六藝之外矣。”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朱笠亭說詩》:“故惟 歸愚先生 此書,最易拾誦。此書外,更取 阮亭 《古詩選》玩習。”
釋義:
shí sònɡ(拾誦)猶習誦。《鹖冠子·學問》:“圣人學問服師也,亦有終始乎?抑其拾誦記辭闔棺而止乎?”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詩教下》:“后世百家雜藝,亦用賦體為拾誦,蓋與歌訣同出六藝之外矣。”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朱笠亭說詩》:“故惟 歸愚先生 此書,最易拾誦。此書外,更取 阮亭 《古詩選》玩習。”
相關詞語:
補過拾遺補闕拾遺不可收拾抱枝拾葉傳誦一時春誦夏弦觸目成誦道不拾遺掇拾章句道無拾遺掇青拾紫耳聞則誦俯拾地芥俯拾即是俯拾皆是俯拾仰取諷德誦功過目成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