啑血
詞語 | 啑血 |
---|---|
拼音 | dié xu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歃血。會盟時以牲血涂于口旁,表示誠信。啑,通“歃”。(二)、喋血。踐血而行。謂殺人流血遍地。啑,通“喋”。
解釋:
(一)、歃血。會盟時以牲血涂于口旁,表示誠信。啑,通“ 歃 ”。
《史記·呂太后本紀》:“始與 高帝 啑血盟,諸君不在邪?”
(二)、喋血。踐血而行。謂殺人流血遍地。啑,通“ 喋 ”。
《史記·孝文本紀》:“今已誅諸 呂 ,新啑血京師。”按《漢書·文帝紀》作“喋血”。 顏師古 注:“喋……本字當作蹀。蹀謂履涉之耳。” 唐 張祜 《雁門太守行》:“駝囊瀉酒酒一杯,前頭啑血心不回。”
釋義:
同‘喋血 ’。
相關詞語:
碧血丹心兵不血刃抱璞泣血兵未血刃兵無血刃蒼蠅見血椎心泣血萇弘碧血椎牛歃血椎心嘔血丹心碧血杜鵑啼血刀光血影蹈鋒飲血拊心泣血狗血淋頭狗血噴頭裹血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