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戎
詞語 | 九戎 |
---|---|
拼音 | jiǔ ró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九伐之兵。(二)、九夷。
解釋:
(一)、九伐之兵。
《周禮·秋官·掌交》:“九戎之威。” 鄭玄 注:“九戎,九伐之戎。” 賈公彥 疏:“九戎之威者,大司馬設九伐有所威刑。” 孫詒讓 正義:“《説文·戈部》云:‘戎,兵也。’大司馬九伐,皆用兵威武之事,故謂之九戎之威。”參見“ 九伐 ”。
(二)、九夷。
漢 揚雄 《反離騷》:“資 娵娃 之珍髢兮,鬻九戎而索賴。” 唐 李嶠 《汾陰行》:“ 漢 家五葉才且雄,賓筵萬靈朝九戎。”詳“ 九夷 ”。
釋義:
【處方】砒2錢,雄黃5錢,綠豆5錢。【制法】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筷頭大,朱砂為衣。【功能主治】瘧。【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桃、柳枝各7寸,煎湯露1宿,臨發日空心面向東服。【注意】忌食熱物,并魚腥油膩10日。【摘錄】《濟陽綱目》卷二十三
相關詞語:
九回腸九折臂八街九陌兵戎相見愁腸九回愁腸九轉鳳引九雛含笑九泉鶴鳴九皋回腸九轉狐裘蒙戎詰戎治兵九鼎大呂九垓八埏九回腸斷九九歸一九烈三貞九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