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輦
詞語 | 注輦 |
---|---|
拼音 | zhù niǎ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國名。故地在今 印度 科羅曼德耳 海岸。宋 大中祥符 八年曾遣使來 中國 通好。自十一世紀(jì)前期至十五世紀(jì)前期,同 中國 保持悠久的友好關(guān)系。宋 歐陽修《答圣俞白鸚鵡雜言》詩:“海中洲島窮人跡,來市 廣州 纔八國。其間 注輦 來最稀,此鳥何年隨海舶?”參閱《宋史·外國傳五·注輦》。解釋:
(一)、古國名。故地在今 印度 科羅曼德耳 (Coromandel)海岸。
宋 大中祥符 八年曾遣使來 中國 通好。自十一世紀(jì)前期至十五世紀(jì)前期,同 中國 保持悠久的友好關(guān)系。 宋 歐陽修 《答圣俞白鸚鵡雜言》詩:“海中洲島窮人跡,來市 廣州 纔八國。其間 注輦 來最稀,此鳥何年隨海舶?”參閱《宋史·外國傳五·注輦》。
釋義:
注輦,又名朱羅,是1世紀(jì)至13世紀(jì)時印度半島古國,其地在今泰米爾納德邦。注輦國最早起源于高韋里河(Kaveri)流域,以歐賴宇爾(Urayur)為國都。
相關(guān)詞語:
秤斤注兩出輿入輦大雨如注帝輦之下孤注一擲令人注目命中注定命里注定目注心凝目注心營傾耳注目全神貫注全神關(guān)注全神灌注穩(wěn)吃三注血流如注懸河注火懸河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