鴟義
詞語 | 鴟義 |
---|---|
拼音 | chī y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謂喪失天良的行為。解釋:
(一)、謂喪失天良的行為。
《書·呂刑》“ 蚩尤 惟始作亂,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賊,鴟義姦宄。” 孫星衍 疏:“或今文‘鴟義’為‘消義’。《廣雅·釋詁》云:‘消,滅也。’則‘消義姦軌’,或為消義善而干軌法也。”一說謂盜賊狀如鴟梟。參閱 孔穎達 《尚書正義》引 漢 鄭玄 說。 王闿運 《詔建定興鹿壯節祠碑》:“長算不從,羣 苗 鴟義,遂殺招安二官,連奪州縣。”
釋義:
chī yì鴟義(鴟義)謂喪失天良的行為。《書·呂刑》“ 蚩尤 惟始作亂,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賊,鴟義奸宄。” 孫星衍 疏:“或今文‘鴟義’為‘消義’。《廣雅·釋詁》云:‘消,滅也。’則‘消義奸軌’,或為消義善而干軌法也。”一說謂盜賊狀如鴟梟。參閱 孔穎達 《尚書正義》引 漢 鄭玄 說。 王闿運 《詔建定興鹿壯節祠碑》:“長算不從,羣 苗 鴟義,遂殺招安二官,連奪州縣。”
相關詞語:
背恩忘義背信棄義不義之財背恩負義背恩棄義背義負恩背義負信背義忘恩薄情無義不仁不義成仁取義鴟目虎吻鴟鴉嗜鼠辭嚴義正從容就義鴟視虎顧鴟視狼顧鴟鸮弄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