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畝
詞語 | 壟畝 |
---|---|
拼音 | lǒng mǔ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壠畝”。1.田畝;田野。《戰(zhàn)國策·齊策三》:“使 曹沫 釋其三尺之劍而操銚鎒,與農(nóng)夫居壠畝之中,則不若農(nóng)夫。”《南史·隱逸傳上·宗彧之》:“我布衣草萊之人,少長壟畝,何宜枉軒冕之客。”《舊唐書·王方慶傳》:“奈何列騎齊驅(qū),交橫壟畝,野有游客,巷無居人。”《金史·食貨志五》:“且用功多而所種少,復(fù)恐廢壠畝之田功也。”(2).猶阡陌。《東周列國志》第五七回:“ 國佐 勃然發(fā)怒曰:‘元帥差矣!……至於壟畝縱橫,皆順其地勢(shì)之自然,若惟 晉 改易,與失國何異?’”(3).猶耕作。 晉 陶潛 《勸農(nóng)》詩:“相彼賢達(dá),猶勤壟畝,矧伊眾庶,曳裾拱手!” 宋 黃庭堅(jiān) 《次以道韻寄范子夷子默》:“小心學(xué)忠孝,鄙事能壠畝。”解釋:
(一)、亦作“壠畝”。田畝;田野。
《戰(zhàn)國策·齊策三》:“使 曹沫 釋其三尺之劍而操銚鎒,與農(nóng)夫居壠畝之中,則不若農(nóng)夫。”《南史·隱逸傳上·宗彧之》:“我布衣草萊之人,少長壟畝,何宜枉軒冕之客。”《舊唐書·王方慶傳》:“奈何列騎齊驅(qū),交橫壟畝,野有游客,巷無居人。”《金史·食貨志五》:“且用功多而所種少,復(fù)恐廢壠畝之田功也。”
(二)、猶阡陌。
《東周列國志》第五七回:“ 國佐 勃然發(fā)怒曰:‘元帥差矣!……至於壟畝縱橫,皆順其地勢(shì)之自然,若惟 晉 改易,與失國何異?’”
(三)、猶耕作。
晉 陶潛 《勸農(nóng)》詩:“相彼賢達(dá),猶勤壟畝,矧伊眾庶,曳裾拱手!” 宋 黃庭堅(jiān) 《次以道韻寄范子夷子默》:“小心學(xué)忠孝,鄙事能壠畝。”
釋義:
壟畝,讀音為lǒng mǔ,是一個(gè)漢語詞語,意思是田畝。
造句:
1、 壟畝中的麥種,在做著吐芽長葉的春夢(mèng).
2、 直以委身壟畝,饑寒交切,先朝陶均庶品,不遺愚賤,得免耕稅之勤,廁仕進(jìn)之末。
相關(guān)詞語:
渭川千畝懸劍空壟畎畝下才半畝方塘壟畝之臣飲羊登壟耕十畝田畎畝之忠畎畝之中自然壟斷行壟青烏壟農(nóng)畝畦畝長畝故壟壟灶雪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