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至
詞語 | 須至 |
---|---|
拼音 | xū zhì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猶必須,一定。(二)、舊時公文及執(zhí)照結(jié)句習慣用語。
解釋:
(一)、猶必須,一定。
宋 邵雍 《人物吟》:“人破須至護,物破須至補。” 宋 曾鞏 《奏乞回避呂升卿狀》:“今 升卿 任 江西 監(jiān)司, 洪州 在其統(tǒng)屬,須至陳乞回避。”《二程遺書》卷十七:“然 孔子 答之者,以 陳司敗 必俟其反命,故須至答也。”
(二)、舊時公文及執(zhí)照結(jié)句習慣用語。
宋 朱熹 《減木炭錢曉諭》:“竊恐鄉(xiāng)村人戶未能通知,須至散榜曉示者。” 清 翟灝 《通俗編·政治》:“須至:今公文中習為定式。問其義,則無能言之。據(jù)《歐陽公集·相度銅利牒》云:‘無至悮事者。’《五保牒》云:‘無至張皇鹵莽者。’亦俱用之篇末。大抵戒之曰‘無至’,勸之曰‘須至’,其辭僅反正不同耳。”
釋義:
須至,拼音xū zhì,出處 宋 邵雍 《人物吟》。
相關詞語:
捋虎須莫須有飆舉電至賓至如歸不時之須充類至盡徹里至外誠至金開唇齒相須從頭至尾大中至正邇安遠至紛至沓來奉為至寶福無雙至福至心靈紛至踏來蜂擁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