磔格
詞語 | 磔格 |
---|---|
拼音 | zhé gé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象聲詞。風(fēng)吹竹聲。(二)、象聲詞。鳥鳴聲。
(三)、象聲詞。難懂的語聲。
解釋:
(一)、象聲詞。風(fēng)吹竹聲。
元 黃公望 《管夫人竹窩圖》詩:“翠蛟翔舞劃煙霧,霜戟磔格敲天風(fēng)。”
(二)、象聲詞。鳥鳴聲。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出林后,沿溪而去,水禽亦磔格亂鳴,似有所見。”
(三)、象聲詞。難懂的語聲。
清 夏燮 《中西紀(jì)事·偷頭記》:“兩洋人先后行,方磔格語笑,后者忽無聲,回視之,已失頭而仆;前者大駭,僵立若槁木,俄頃又失其頭。” 章炳麟 《訄書·訂文》附《正名雜義》:“然 商 周 誓誥,語多磔格,帝典蕩蕩,乃反易知。” 章炳麟 《訄書·訂文》附《定復(fù)仇之是非》:“今北方之詞氣大同,而南方猶多磔格。”
釋義:
磔格是一個(gè)漢語詞語,讀音是zhé ɡé,是象聲詞。風(fēng)吹竹聲等。
相關(guān)詞語:
別具一格不拘一格別創(chuàng)一格別開一格不名一格格格不入格殺不論格殺勿論格物致知鉤辀格磔格不相入格高意遠(yuǎn)格古通今格殺弗論格殺無論格物窮理格于成例格格不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