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須
詞語 | 相須 |
---|---|
拼音 | xiāng xū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相需”。互相依存;互相配合。(二)、相互等待。
解釋:
(一)、亦作“ 相需 ”。互相依存;互相配合。
《詩·小雅·谷風(fēng)》“習(xí)習(xí)谷風(fēng),維風(fēng)及雨” 毛 傳:“風(fēng)雨相感,朋友相須。” 漢 王充 《論衡·無形》:“人稟氣於天,氣成而形立,形命相須,以致終死。”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麗辭》:“夫心生文辭,運裁百慮,高下相須,自然成對。”《明史·流賊傳·李自成》:“ 自成 善攻, 汝才 善戰(zhàn),兩人相須若左右手。” 謝覺哉 《不惑集·冷和熱》:“冷和熱是相需為用的,是統(tǒng)一性的對立面。”
(二)、相互等待。
《漢書·王莽傳中》:“羣公奏請募吏民人馬布帛綿,又請內(nèi)郡國十二買馬,發(fā)帛四十五萬匹,輸 長安 ,前后毋相須。” 顏師古 注:“須,待也。” 三國 魏 曹植 《仙人篇》:“徘徊九天上,與爾長相須。” 宋 葉適 《張氏東園送王恭父得殿字》詩:“燕鴻不相須,進(jìn)趣自求便。”
釋義:
相須,中醫(yī)里關(guān)于中藥配伍的一種稱謂,叫七情: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相反。相須是其中的一情。
相關(guān)詞語:
捋虎須莫須有安危相易盎盂相擊盎盂相敲拔刀相助白首相知白頭相守白眼相看白衣卿相伴食宰相奔走相告本相畢露兵戎相見伯樂相馬不相上下不相為謀不相聞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