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黃
詞語 | 枯黃 |
---|---|
拼音 | kū huá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干枯焦黃:枯黃的禾苗。過了中秋,樹葉逐漸枯黃。解釋:
(一)、干枯發黃。
巴金 《新生·五月十九日》:“草地上有幾處已經現了禿頂,枯黃的草倒下來。”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題敘:“有的說著說著,大滴大滴的熱淚,就從那枯黃的瘦臉上滾下來了。”
(二)、指凋殘的黃葉。
明 劉基 《詔書到日喜雨呈石末公》詩:“甘雨恰隨天詔下,凍云應與地圖開。枯黃背日紛紛落,細緑迎春苒苒回。”
釋義:
枯黃,中國傳統色彩的一種,另外一般用來形容凋零的落葉。
相關詞語:
熬枯受淡白旄黃鉞半青半黃抱恨黃泉碧落黃泉白草黃云白叟黃童蒼黃翻復橙黃橘綠初寫黃庭摧枯拉朽摧枯折腐翠竹黃花蒼黃翻覆蒼黃反復橙黃桔綠抽黃對白摧枯拉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