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痡
詞語 | 毒痡 |
---|---|
拼音 | dú p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毒害,殘害。(二)、痛苦。
解釋:
(一)、毒害,殘害。
《書·泰誓下》:“作威殺戮,毒痡四海。” 宋 洪邁 《容齋續筆·<周禮>非周公書》:“ 歆 為國師,始建立《周官經》以為《周禮》…… 莽 據以毒痡四海。” 明 陸采 《懷香記·定策征吳》:“我想那 孫皓 ,毒痡肆及於無辜,征討宜加於有罪。”
(二)、痛苦。
唐 黃滔 《祭崔補闕》:“ 顏回 先死, 盜跖 后殂,世之災眚,生之毒痡,愴恨風燭,凄涼隙駒。” 宋 方岳 《讀白詩效其體》之三:“右耳聽嫠婦,呱呱哭其雛。夫亡僅一女,不自禁毒痡。”
釋義:
1.毒害,殘害。 2.痛苦。
相關詞語:
赤口毒舌財殫力痡毒手尊前毒賦剩斂毒瀧惡霧毒魔狠怪毒蛇猛獸毒手尊拳蜂蠆有毒刮骨去毒何其毒也厚味臘毒狼猛蜂毒莫余毒也莫予毒也人莫予毒屠毒筆墨荼毒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