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旗
詞語 | 蚩尤旗 |
---|---|
拼音 | chī yóu qí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一)、彗星名。古代以為星出,主有征伐之事。《呂氏春秋·明理》:“有其狀若眾植華以長,黃上白下,其名蚩尤之旗。”《晉書·天文志中》:“﹝妖星﹞六曰蚩尤旗,類彗而后曲,象旗。”宋 洪邁《容齋五筆·丙午丁未》:“武帝 元光 元年為丁未,長星見,蚩尤旗亙天。”清 魏源《次韻前出塞》之二:“但明大理星,何畏蚩尤旗。”(二)、相傳 蚩尤 冢所出的赤氣。《史記·五帝本紀》“遂禽殺 蚩尤”南朝 宋 裴駰 集解:“《皇覽》曰:‘蚩尤 冢在 東平郡 壽張縣 闞鄉 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氣出,如匹絳帛,民名為 蚩尤 旗。’”
(三)、畫有 蚩尤 形象的旗。《云笈七籤》卷一百:“帝令畫 蚩尤 之形於旗上,以厭邪魅,名 蚩尤 旗。”
解釋:
(一)、彗星名。古代以為星出,主有征伐之事。
《呂氏春秋·明理》:“有其狀若眾植華以長,黃上白下,其名蚩尤之旗。”《晉書·天文志中》:“﹝妖星﹞六曰蚩尤旗,類彗而后曲,象旗。” 宋 洪邁 《容齋五筆·丙午丁未》:“ 武帝 元光 元年為丁未,長星見,蚩尤旗亙天。” 清 魏源 《次韻前出塞》之二:“但明大理星,何畏蚩尤旗。”
(二)、相傳 蚩尤 冢所出的赤氣。
《史記·五帝本紀》“遂禽殺 蚩尤 ” 南朝 宋 裴駰 集解:“《皇覽》曰:‘ 蚩尤 冢在 東平郡 壽張縣 闞鄉 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氣出,如匹絳帛,民名為 蚩尤 旗。’”
(三)、畫有 蚩尤 形象的旗。
《云笈七籤》卷一百:“帝令畫 蚩尤 之形於旗上,以厭邪魅,名 蚩尤 旗。”
釋義:
蚩尤,霧。或稱天上有一種赤氣,叫做蚩尤旗。
相關詞語:
石尤風別樹一旗重整旗鼓扯鼓奪旗扯旗放炮扯順風旗重興旗鼓重振旗鼓大張旗鼓負詬忍尤鼓餒旗靡鼓旗相當紅旗報捷黃旗紫蓋旌旗蔽日旌旗卷舒卷旗息鼓旗鼓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