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撲
詞語 | 翦撲 |
---|---|
拼音 | jiǎn p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猶剪滅。《宋書·申恬傳》:“任榛 亡命,屢犯邊民,軍出無功,宜因此翦撲。”《南史·陳紀上·武帝》:“寇、賈、樊、滕,浮 江 下瀨,一朝翦撲,無待甸師。”《資治通鑒·后周太祖廣順元年》:“劉崇 悉發其眾,挾胡騎而來,志吞 晉 絳,今氣衰力憊,狼狽而歸,不乘此翦撲,必為后患。”解釋:
(一)、猶剪滅。
《宋書·申恬傳》:“ 任榛 亡命,屢犯邊民,軍出無功,宜因此翦撲。”《南史·陳紀上·武帝》:“ 寇 、 賈 、 樊 、 滕 ,浮 江 下瀨,一朝翦撲,無待甸師。”《資治通鑒·后周太祖廣順元年》:“ 劉崇 悉發其眾,挾胡騎而來,志吞 晉 絳 ,今氣衰力憊,狼狽而歸,不乘此翦撲,必為后患。”
釋義:
翦撲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jiǎn pū ,猶剪滅。
相關詞語:
燈蛾撲火顛撲不破顛撲不磨餓虎撲食餓虎撲羊飛蛾撲火翦草除根撅天撲地鏤脂翦楮閭閻撲地迷離撲朔撲殺此獠撲朔迷離撲地掀天撲天蓋地討惡翦暴望風撲影文身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