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問
詞語 | 謁問 |
---|---|
拼音 | yè wèn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求托之言。(二)、晉見問候。
解釋:
(一)、求托之言。
漢 劉向 《說苑·談叢》:“謁問析辭勿應(yīng),怪言虛説忽稱。”
(二)、晉見問候。
唐 孟棨 《本事詩·怨憤》:“宰相 李適之 疏直坦夷,時譽甚美。 李林甫 惡之,排誣罷免。朝客來,雖知無罪,謁問甚稀。” 明 海瑞 《驛傳議·上策》:“責(zé)下禮貌據(jù)典制,無今日謁問送迎、多方求備。”
釋義:
1.求托之言。 2.晉見問候。
相關(guān)詞語:
不恥下問不敢問津不聞不問不相聞問不問不聞不問皂白不相問聞采風(fēng)問俗此問彼難答非所問吊死問疾東捱西問反躬自問撫躬自問撫心自問反身自問訪貧問苦訪親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