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章
詞語 | 表章 |
---|---|
拼音 | biǎo zhā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封建時(shí)代臣子呈交帝王的陳述意見的文字。解釋:
(一)、同“ 表彰 ”。
《漢書·武帝紀(jì)贊》:“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jīng)》。”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洛學(xué)》:“時(shí)上方崇厲 蘇氏 ,未遑表章 程氏 也。” 清 惲敬 《卓忠毅公遺稿書后》:“ 忠毅 授命於 建文 四年,其生平經(jīng)濟(jì)氣節(jié),前人已表章之,如日月之著矣。” 胡適 《百二十回本<忠義水滸傳>序》:“他( 金圣嘆 )又極力表章那沒有招安以后事的七十回本。”
(二)、表明。
《釋名·釋首飾》:“章甫, 殷 冠名也。甫,丈夫也,服之所以表章丈夫也。” 畢沅 疏證:“《太平御覽》引作‘ 殷 以之表明丈夫也’。”
(三)、奏章。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表》:“所以 魏 初表章,指事造實(shí),求其靡麗,則未足美矣。” 宋 歐陽修 《太子賓客分司西京謝公墓志銘》:“時(shí)天子平 劉繼元 ,露布至,守臣當(dāng)上賀,命 吳 中文士作表章,更數(shù)人,皆不可意。” 許地山 《春桃》:“昨天你背回的那一簍,早晨我打開一看,里頭有一包是 明朝 高麗王 上底表章,一分至少可賣五十塊錢。”
(四)、上奏章。
唐 康駢 《劇談錄·鳳翔府舉兵討賊》:“唯 鳳翔 信耗不通,賊議興師致討,有奔來者具述其事,於是監(jiān)軍與僚佐代為表章。”
釋義:
【基本解釋】[memorial to the emperor] 封建時(shí)代臣子呈交帝王的陳述意見的文字【示例】《東周列國(guó)志》第二回 :“過了數(shù)日,岐山守臣又有表章申奏說:‘三川俱竭,岐山復(fù)崩,壓壞民居無數(shù)。’”
造句:
1、想恍燭光,點(diǎn)燃心的櫥窗,表章最快樂的你,終于懂得了照顧自己,想用甜甜蜜蜜味道,留住幸福時(shí)光,鼓勵(lì)最勇敢的你,終于長(zhǎng)大成了真正自己,生日快樂。
2、這銅缸是廟宇中常見之物,用來焚燒紙錠表章,直徑四尺有余,只怕。
相關(guān)詞語:
表里如一表里山河表里受敵表里為奸表面文章班馬文章抱表寢繩表里不一表里相符表里相濟(jì)表里相依表里相應(yīng)表里一致操翰成章車無退表沉吟章句出口成章出人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