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
詞語 | 春分 |
---|---|
拼音 | chūn fē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二十四節氣之一,在3月20或21日。這一天,南北半球晝夜都一樣長。見〖節氣〗、解釋:
(一)、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在公歷3月20或21日。此日,太陽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晝夜長短平分,故稱。
《逸周書·周月》:“春三月中氣:驚蟄,春分,清明。”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至於仲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宋 蘇軾 《癸丑春分后雪》詩:“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杏不勝威。” 明 王鏊 《震澤長語·象緯》:“二節為一時,陽氣上升共四萬二千里,正天地之中、春分之節也。” 邢樹本 《二十四節與農事·春分》:“春分時節, 河北 大地春色更濃,溫度升高,雨量增加。”
釋義:
二十四節氣之一。太陽在黃道上經過0°~15°的一段時間。約152天,為每年3月21日(或20日)至4月5日(或6日)。狹義上指太陽在天球上經過黃經0°與赤道交點(升交點)的時刻,即3月21日(或20日)。這個時刻處于春季的中點,又稱“春分點”。此日太陽光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幾乎等長。其后太陽光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晝長夜短。天文學上規定春分為北半球春季開始。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造句:
1、 晉祠流水如碧玉、飛流千里不復返,似春分撫摸著大地的臉龐、似瓊漿玉液滋潤著綠草的喉嚨、似使者帶給人們生息繁衍的希望。
2、 到了春分,山上山下的桃花,千樹萬枝就像火焰一般地怒放了。
相關詞語:
愛憎分明安常守分安分守己安分知足安分守已白黑分明備多力分擘肌分理不分彼此不分軒輊不分皂白不分畛域不由分說白黑不分白雪陽春百口難分筆底春風冰解壤分